用英雄的名字命名小区本版策划 王树范 本报记者 姚力 通讯员 金志良
是用
“明妹小区”、“平民英雄小区”还是用“和谐小区”、“英雄之光小区”?近日,台州椒江“城市之光”小区部分业主委员会成员、居民代表和小区物业管理公司领导再次聚集一起,商量用郑学明、余妹兰两位小区平民英雄来命名小区的事宜。 “城市之光”原本是台州市椒江区一座普通的小区,然而这几年来该小区先后涌现出两位让整座城市为之感动的平民英雄,一位是被台州市授予“见义勇为”荣誉称号的小区保安郑学明,另一位是被评为2006年度“感动台州”人物、小区居民余妹兰。为了弘扬英雄精神,居民倡议将小区的名字改名为平民英雄的名字,这个倡议一提出,立即得到业主们的积极响应。
一小区出两位“英雄” 今年43岁的郑学明来自湖北襄樊。2007年4月,郑学明来到椒江区城市之光小区当保安。军人出身的他耿直、乐于助人,当上保安不久,郑学明就赢得了小区住户和同事的认可,并当上了小区的保安队长。今年3月20日,郑学明在巡逻时发现小区2号楼4楼的阳台上,一名女子边叫嚷着边作势要跳楼,他马上和同事们一起冲了过去。 当时,郑学明等人在楼下喊话安慰欲跳楼女子,但是,那女子听不进劝,就在大家准备救援时,她跃下了阳台。为了挽救女子的生命,郑学明不顾危险,用自己的双手去接跳楼女子。危急中,女子上半身被郑学明接住了,这一缓冲让她与死神擦肩而过。然而,由于惯性,女子的下身重重地砸在了郑学明的颈部,巨大的冲击力当场砸晕了郑学明。之后经医院专家奋力抢救,颈椎骨折、左枕骨骨折的郑学明才苏醒过来。郑学明的事迹被当地群众广为传颂,很多人被他那种朴实的救人事迹所感动,纷纷向“英雄”表达敬意。 相对于郑学明英雄般的事迹,小区居民余妹兰的故事显得平凡许多。余妹兰是一名从云南到椒江打工的普通女子,1998年年仅21岁的余妹兰,与同住该小区的青年许吉相识并确定恋爱关系。万万没有想到,两人的幸福时光仅仅过了一个多月,许吉因患小脑萎缩,逐渐变成一个生活不能自理、需要24小时形影不离照顾的“大婴儿”,不会说话也不会走路。 余妹兰却对许吉不离不弃,她选择和许吉走在了一起,十年如一日地细心照顾许吉的生活起居、饮食卫生,即使遭受家人的反对、他人的不解,她对丈夫的爱一点不变。2007年她被评为感动台州人物之一。
宏扬正气
更名得到支持 “我觉得除了在经济上给‘英雄’提供帮助外,还应该在小区里继续宏扬他们的这种精神和风格。”在“城市之光”的一次业委会上,一直牵头帮助解决平民英雄生活后顾之忧的小区居民陈华清提出,除了在经济上帮助英雄外,更应该让整个小区居民记住英雄,学习英雄,弘扬英雄精神,激发大家共建文明、和谐社会的热情。陈华清提议小区更名为平民英雄的名字,当时这个提议一出,立即得到业主们的积极响应。 “最终取用哪个名字还得大伙来定。”4月14日,城市之光小区部分业主委员会成员、居民代表和小区物业管理公司负责人再次聚集一起,商量用郑学明和余妹兰两位平民英雄命名小区事宜。小区业委会副主任杨启杰说,将根据1150户业主的意见,最后选定一个。 椒江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周澍听说后也表示:“这个创意非常好,我们会给予支持和鼓励。” 对此,物业管理公司负责人杨顺华说:“业主们为英雄命名的善举给小区管理工作增加了压力,但我们没有理由不支持,我们有信心打造出台州市物业管理上的‘精品小区’。” 自发的善举 “作为英雄的邻居,我们也该为他们做点什么吧。”建成才几年的城市之光小区,接连出了两位感动台州的人物,这让不少小区居民都觉得自豪,同时认为有必要用善举回报英雄。 在郑学明住院期间,小区居民得知救人英雄家境贫寒,便自发地为英雄募捐。一些市民还专程赶到医院看望郑学明。有一天,在中心医院的病床前,两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男子来到郑学明的床前,悄悄地留下1万元钱便走了。而同样住在城市之光小区的浙江卓驰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华清手捧鲜花,给郑学明送来了3000元钱,他诚恳地对郑学明说:“你是我们小区的好保安,你的行动让我们感动,你是新台州人的典范。” 除了小区的业主外,椒江不少单位都组织人员到医院慰问郑学明,椒江区委政法委还授予郑学明见义勇为光荣称号,并送上2500元见义勇为奖金。4月11日,郑学明出院后,小区居民又再次筹款3.8万元,帮助郑学明一次性缴纳生活保障金,使他能够在60岁后每月享受330元生活费,并帮助郑学明的妻子和女儿落实了工作,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更名遇瓶颈 可改为“增名”
小区要更名将会涉及到一些法律程序。”为此,记者采访了台州市地名办的负责人。 “居民的出发点确实不错,但是具体实施起来难度很大,因为小区更名会涉及到一些法律问题。”台州市地名办沈碟主任解释说,小区更名需要小区居民到各个主管部门审批,更名后小区内所有居民的身份证、房产证等一些证件都会作废,需到发证机关重新办理。根据《浙江省地名管理条例》等相关条文规定,如果直接把“城市之光”改掉还将涉及到每户房产证改动等一些法律程序,而且如小区内有一户居民不同意,审批就不会通过。 “既然直接把“城市之光”改掉行不通,那我们是不是可以换个方式。”不少居民听说直接更名有一定难度后,便又想出了一个新点子。他们提出可以按小区多数业主的意愿自发命名,比如在“城市之光”边上或者下方再增补“明妹小区”或“平民英雄小区”等,再将他们的事迹简要写一下,制成铜牌,挂在门口。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该小区大多数居民比较认同“增补”这种方式:“这样做比较好,审批也不麻烦,而且在我们进出小区时都可以看到,如果以后小区再出现哪位英雄人物、感动人物,我们再把他的事迹补上。”
七嘴八舌话更名
住在3号楼的陈先生说,他绝对支持更名,因为现在有些社会风气并不是很好,见死不救、遇见坏人就躲现象屡见不鲜。郑学明、余妹兰并不只是简单地感动我们,他们让我们有了一种自觉性,自觉去维护小区名誉,自觉地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好事,从这点说意义更大。 “这是和整个小区有关的事,名字一定要起得好,叫得响。”较早知道小区要改名消息的余华兴大伯说:“虽然时常在报纸电视上看到一些英雄的壮举,但在我们身边就有这样的平民英雄在,天天看得见摸得着,让我们感动和信任。” 4号楼的张女士认为这样做比较好,因为把英雄的名字挂在小区门口的想法,很有创意也很简单,这样居民每天进出小区都可以看到,小区出了英雄,英雄就在自己身边。
浙江社科院杨建华: 社会需要道德榜样 台州市椒江区的城市之光小区居民拟以小区出现的两位平民英雄名字来重新命名小区,此事让人心生感动,我们为这两位平民英雄感动,也为城市之光小区居民的想法做法感动。 城市之光小区这两位平民英雄的举动是中华民族仁爱、见义勇为优秀道德的标扬。道德是一种资源,一种财富,它推动着我们的社会更好、更健康、更良性地发展,平民英雄的举动是一笔丰富的道德财富,这种财富对社会的发展,对社会道德的建设,对社会趋向仁爱、善良具有非常大的价值,是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一种宝贵的资源和财富。我们应该很好地继承这种道德财富,同时每个人也应该以平民英雄的仁爱、善良精神来激励自己,当每个人都能不断涵养良知,不断创造道德财富,不断做善事的时候,我们才是在向善无限地接近。 城市之光小区拟以这两位平民英雄名字来重新命名,是充分发挥典型的榜样力量,希望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来褒扬仁爱、良知、正气,从而对人们的道德生活进行有力的导向,促使人格升华,净化人的灵魂,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应该说,这种榜样具有示范、带动、激励、引导、教育的作用,同时,这种榜样也使人们感到可亲、可敬、可信、可学,进而使人们学有榜样、赶有目标、见贤思齐,从平民英雄的感人事迹和优秀品质中受到鼓舞、汲取力量,并进而形成一种善良、正气、和谐、健康向上的风尚。这种做法是一种创新性的社会道德评价,它体现了人人参与,具有广泛性,反映了社区居民的道德认知,是一种社区意志。 我认为应该提倡这样的社会道德评价做法。只是要注意小区更名是否会给小区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一些不便,如通讯、物业、住址登记等,如果会造成一些不便,也可以用其他方式和载体来感恩、铭记平民英雄,如以平民英雄的名字来命名小区里的一些公共建筑和设施,类似凉亭、树木、活动室等。这样既不会给小区居民生活带来影响,又达到了感恩平民英雄、铭记平民英雄、弘扬平民英雄道德精神的目的。 |